top of page

趣闻

巴西 - 咖啡历史

巴西的咖啡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,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,这一地位已保持了150年。咖啡种植园分布在不同的产区,这些地区的环境和气候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理想条件。

咖啡作物于18世纪首次传入巴西,到1840年代,巴西已成为主导生产国。1920年代,巴西占世界咖啡产量的最高比例达80%,但自1950年代起由于全球产量增加,其份额有所下降。

咖啡并非美洲原生作物,必须引进种植。巴西的第一株咖啡树由Francisco de Melo Palheta于1727年在巴拉州种植。传说葡萄牙人想分一杯咖啡市场,但因邻近的法属圭亚那总督不愿出口咖啡种子而未能如愿。Palheta被派往法属圭亚那处理边界纠纷,归途中通过诱惑总督夫人,从她手中秘密取得夹带种子的花束,将种子带回巴西。

第二次咖啡热潮发生在1880年代至1930年代,这段时期巴西政坛被称为“咖啡牛奶政治”(“Café com leite”),指的是圣保罗州的咖啡业和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乳制品业主导政治。

1880年代,70年代的1920年代,大多数工人为黑人男性,包括奴隶和自由人。大量意大利、西班牙和日本移民成为劳动力。铁路系统建设不仅用于运送咖啡豆,也为货运和客运提供重要交通,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。咖啡产业吸引了数百万移民,促使圣保罗从小镇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工业中心。1850年代圣保罗人口约3万,1890年增至7万,1900年达到24万。1930年代人口突破100万,超过里约热内卢成为巴西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工业中心。20世纪初,咖啡占巴西国民生产总值的16%,出口收入的四分之三。种植者和出口商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,但历史学家仍在争论他们是否是政治体系中最有权势的群体。1906年2月的“价值维护”计划显示了圣保罗在联邦政治中的影响力。为保护咖啡产业和本地咖啡精英利益,政府通过购买过剩产量并在国际市场适时出售来控制咖啡价格。该计划暂时提升咖啡价格并促进生产扩张。从种植者和国家角度看,该计划成功,但导致全球供应过剩,增加了1930年代大萧条时的冲击。

1920年代,巴西几乎垄断了国际咖啡市场,供应了80%的世界咖啡。自1950年代起,随着全球产量增长,巴西市场份额逐步下降。尽管市场份额下降,咖啡在1960年仍占巴西总出口的60%。

1960年代前,历史学家普遍忽视咖啡产业,因其历史复杂且涉及奴隶制、欠发展及寡头政治。咖啡产业常因土壤贫瘠而迁移,被称为“咖啡前线”,推动了向西的森林砍伐。独立后,咖啡种植园与奴隶制、欠发展和政治寡头联系在一起,未被视为国家和社会现代发展的象征。现今历史学界承认咖啡产业的重要性,并出现大量相关学术研究。

1990年代放松管制

消费者对口味较温和和高质量咖啡的需求变化,引发了1980年代末国际咖啡协定(ICA)出口配额争议。1983年协定延续的配额使得温和咖啡的价值提升,牺牲了传统品种。巴西拒绝减少配额,担心市场份额下降。以美国为首的消费国要求提高咖啡质量,禁止向非成员以低价出售咖啡。美国官员批评巴西不愿接受配额减少,尽管其市场份额自1980年以来持续下降。巴西咖啡研究所所长Jorio Dauster相信巴西无需协定也能生存。因未能及时达成协议,1989年协定破裂。随后,巴西咖啡研究所被废除,限制政府干预,支持自由市场。此前产业忽视质量管理,政府法规偏向规模经济,之后咖啡加工商开始探索高质量细分市场。

巴西精品咖啡协会(BSCA)

成立于1991年,由12位前瞻性生产者发起,旨在推广品质投资的商业机遇。

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,汇聚国内外精品咖啡市场的个人与公司,推动生产、商业化和工业化的技术进步,同时通过各种计划和合作项目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。

 

BSCA通过研究传播质量控制技术,推广产品,提高巴西咖啡在国内外市场的卓越标准。它是唯一认证咖啡批次并监控精品咖啡质量印章的巴西机构,提供带有单独编号的全面追踪,消费者可通过官网查询。

自1999年起,BSCA与咖啡卓越联盟(ACE)合作举办“巴西咖啡质量大赛——卓越杯”,该赛事在全球11个产国同时举行。该竞赛展示巴西高品质咖啡,获奖者可通过网络拍卖获得高于传统市场的溢价。2011年,BSCA启动全球唯一专为天然咖啡设立的“卓越杯——天然晚收”竞赛。BSCA因其成就而被国际认可为巴西精品咖啡生产的先锋。

 

卓越杯(Cup of Excellence)

全球最负盛名的高质量咖啡竞赛。竞赛严格,历时三周,由来自原产国的国家评审团(约12人)和国际评审团(约20-25人)进行杯测。300个参赛批次平均需要评测约9000杯,每个“前十名”咖啡至少被评测120次。

卓越杯倡导诚信与透明,所有样品编号仅评审员知晓,评审时盲测。每批次全程纪录,确保获奖咖啡可追溯到农场和具体微批次。

 

咖啡师(Barista)

Edgard和其合伙人认为咖啡师在向消费者传达精品咖啡信息中起关键作用。每年为参赛者挑选使用各产区微批次咖啡。

 

Edgard Bressani自2002年活跃于此社区,协助组织巴西各地竞赛,曾任巴西咖啡与咖啡师协会主席。每年担任多国国家竞赛评审,是《咖啡师指南》第五版作者,该书为巴西首本系统介绍咖啡从种子到杯的图书,旨在普及咖啡知识。

2004-2007年期间,他是世界咖啡大赛(WBC)认证评委,积极参与WBC志愿工作并担任多个委员会成员及WCE董事会成员。

 

APEX-BRASIL

Latitudes Brazilian Coffees参与APEX组织的活动。APEX与各产业协会合作,通过项目推动贸易促进,如业务考察、贸易洽谈、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会、邀请外方买家考察等,助力巴西企业国际竞争力。APEX覆盖巴西几乎所有经济部门,致力于促进巴西出口,提升企业出口能力。

世界咖啡赛事(WCE)

由美国精品咖啡协会(SCA)主办,组织多项国际咖啡竞赛,致力于推动咖啡品质,提升咖啡师、烘焙师和品鉴师职业水平,举办全球范围的年度赛事,汇聚地方与区域比赛的顶峰。

包括:

  • 世界咖啡师大赛

  • 世界拉花大赛

  • 世界手冲大赛

  • 世界咖啡饮品大赛

  • 世界咖啡烘焙大赛

  • 伊布里克咖啡大赛

精品咖啡协会(SCA)

2017年1月起,美洲精品咖啡协会(1982年成立)和欧洲精品咖啡协会(1998年成立)合并为统一组织——精品咖啡

 

协会(SCA)。该会员制协会涵盖从咖啡农到咖啡师、烘焙师的全产业链,致力于提升全球咖啡品质,通过开放、包容和共享知识推动产业进步。SCA专注建设公平、可持续和包容的产业生态。

 

日本精品咖啡协会(SCAJ)

旨在提升日本消费者和全球咖啡种植者对精品咖啡的认知和理解,传播从种植到杯中的系统性知识和实践,推动咖啡文化发展,促进环保和产区生活水平提升。

 

新西兰精品咖啡协会(NZSCA)

成立于2005年,是新西兰精品咖啡利益相关者的全国代表机构。目标包括代表业内所有利益相关者,提供专业发展和教育支持,提高公众对精品咖啡的认识。

 

澳大利亚精品咖啡协会(AASCA)

为澳大利亚精品咖啡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,促进行业合作与发展。推动国际质量标准,组织和管理澳大利亚精品咖啡竞赛,赛事与国际接轨。协会由行业志愿者全职运营。

 

国际咖啡组织(ICO)

ICO是主要的政府间咖啡组织,聚集出口和进口国政府,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咖啡产业挑战。成员国代表全球98%的咖啡生产和83%的消费。其使命是加强全球咖啡产业,促进可持续发展,助力贫困国家。1963年在联合国支持下成立于伦敦,管理《国际咖啡协定》(ICA)。最新协议ICA 2007于2011年2月生效。

bottom of page